余兴龙教授:多疫病阴性猪场免疫程序可以这样优化
在湖南,一座拥有2400头原种母猪的种猪场,凭借其卓越的疫病防控能力,自2021年以来,一直保持着蓝耳病、非洲猪瘟双阴性;猪伪狂犬病、猪瘟、口蹄疫、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支原体抗原阴性状态下。(免疫程序见表1)面对如此出色的防疫成绩,我们不禁要问:这座种猪场的免疫程序是否还有提升的空间?为此,我们特别邀请了湖南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余兴龙教授为我们深入解读。
Experimental background
表1 种猪免疫程序
余教授首先使用自研试剂盒,对猪场不同胎次的母猪和不同周龄的生长猪进行了血清检测。
结果显示,1-6胎母猪群的圆环免疫保护性抗体水平接近,抗体阳性率高达100%,平均S/P值为2.37,表明所有猪只均享有良好的免疫保护。(图1)
图1 母猪群圆环保护性抗体水平
同时,母猪群中存在感染性Rep抗体的猪只,但高水平Rep抗体的猪只并不多,且主要集中在4-6胎的母猪群中,而低胎次的猪则以低水平Rep抗体为主。Rep抗体水平的高低与猪体内感染的病毒载量成正比,因此,低胎次的猪感染强度相对较低,而高胎次的感染强度则稍高。(图2)
此外,余兴龙教授还指出,所有检测的母猪均具备很高的保护性抗体,这意味着母猪体内应该已不存在病毒,或至少不会排出具有感染性的病毒。
图2 母猪群存在感染性Rep抗体猪只分布
对于生长猪而言,随着周龄的增加,Cap抗体水平逐渐下降,到10周龄时达到最低,平均S/P值为0.44。然而,从12周龄开始,抗体水平出现回升,14周龄和16周龄时进一步上升。这主要是由于猪只在16周龄以前仅在14天时接种了圆环疫苗,而12周龄时Cap抗体水平的提高则可能是感染了PCV-2的结果。到28周龄时,后备猪的Cap抗体平均S/p值达到1.54,已达到良好的免疫保护水平,这与165日龄(24周)接种的圆环疫苗以及12周龄后低水平的PCV-2感染有关。(图3)
图3 不同周龄生长猪圆环Cap抗体情况
除12W外,其它周龄的猪只均在感染性Rep抗体,但抗体水平均不高,说明猪只在圆环感染后,猪体内的圆环病毒含量并不高。其中2-10W的应是母源抗体,14W、16W和28W的猪只感染病毒以后产生的抗体。(图4)
图4 不同周龄生长猪感染性Rep抗体情况
除了圆环病毒外,余兴龙教授还对猪场的支原体情况进行了介绍。母猪群的肺炎支原体抗体平均S/P值为0.62,阳性率为100%,这些抗体多是在后备到1胎期间猪只感染Mhp所致。这符合不免疫支原体疫苗的猪群的抗体水平。(图5)
图5 母猪群肺炎支原体抗体平均S/P值
对于不同周龄的生长猪而言,14天时接种了支原体疫苗后,4周龄和6周龄时抗体水平上升,说明接种疫苗产生了免疫应答,但抗体水平并不高。8周龄时抗体水平开始下降,而14周龄时抗体水平再次上升,这表明猪群开始感染支原体。到28周龄时,抗体平均S/P值为0.53,仅有4.2%(1/24)的猪仍为抗体阴性,说明在这一阶段,大部分猪只已感染了支原体。猪群感染后抗体水平并未出现很高的猪只,说明14天时接种的疫苗对抑制后来的感染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图6)
图6 不同周龄生长猪肺炎支原体抗体水平
针对上述监测结果,余兴龙教授提出了以下改进建议:
首先,考虑到6周龄的生长猪保护性Cap抗体平均水平S/P值为1.58,抗体水平尚不低,如果生长猪群的抗体水平普遍如此,建议将圆环疫苗的首免时间推迟到6周龄。
其次,后备猪在165天(24周)时进行免疫,但生长猪在12周龄后不同阶段均有低水平感染。因此,建议在10周龄时加免一次圆环疫苗。
再者,为了在生长猪群再次感染支原体前消除感染风险,建议在12周龄时加免一次肺炎支原体疫苗。
最后,为了提高母猪群的整体免疫保护水平,减少甚至消除在产房可能的排菌母猪,可以考虑对母猪进行支原体的普免。
余兴龙教授的见解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也为我们进一步优化种猪场的免疫程序指明了方向。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