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当前饲料价格高企,养殖户面临较大的成本压力。从国内多家上市猪企公布的成本来看,牧原最新公布的成本略低于7.75元/斤,温氏8.05元/斤,新希望8.25元/斤,均与非瘟前的成本相差较大。
还有业内人士透露,美国养猪平均成本不超过5元/斤,欧洲平均成本5.5元/斤。与国外相比,我国养猪成本高出近3元/斤,差距到底在哪呢?或者说,我们有哪些方面可以借鉴呢?
以大家最关心的饲料成本说起。饲料成本占了养猪成本的60%左右,今年年初开始,受原料行情波动影响,国内饲料价格一路上涨。到底涨了多少?根据南方农村报统计,2022年1月至10月末,国内玉米价格上涨约110元/吨,豆粕价格上涨约1850元/吨。
这带来的结果是,国内饲料经历了近10轮提价。进一步反映到养殖成本上,饲料每涨价500元/吨,靠外购饲料的中小养殖户成本增加约0.8元/斤,自配料的大型养殖企业成本增加约0.58元/斤。
而原料价格的大波动,主要是因为国外进口粮食成本“不可控”。
我国是粮食生产大国,同样是粮食进口大国。海关总署数据,2022年1-10月,国内进口玉米量1901万吨,同比下降27.5%,进口大豆量7318万吨,同比减少7.4%。
虽说进口量减少,进口价格可是大幅提升。根据研究机构数据,2022年1-10月,我国玉米进口均价比去年同期高出61.21万美元/万吨,大豆进口均价比去年同期高出128.95万美元/万吨。这直接拉动了国内饲料生产成本,从而增加下游的养殖压力。
对比之下,国外的大豆、玉米几乎是机械化生产,产量和成本有优势,还有余量供应出口,养殖的饲料成本自然也就低了。
再从生产效率方面来说,据巴西农业研究2021年生猪生产效率统计数据,丹麦MSY为31.5,荷兰为30.6。国内养猪业关于这一数据没有平均数值,我们从头部猪企公布的数据看,牧原MSY为20,这个差距到底有多大?
大家都知道,MSY比PSY能更加准确的衡量猪场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这一数值能极大拉开成本差。以年出栏万头育肥猪来算,MSY值为14.4、20、25对应需要的母猪数量分别为700头、500头、400头。
以一头母猪2500元计算,这里光母猪购买的成本则分别为175万、125万、100万,最高差额相差75万之多,还不包括饲养、人工、圈舍等成本。
其实,国内MSY与国外的差距,不仅是技术上的原因,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种猪。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从国外引进种猪24462头,同比增加60%,这些种猪基本就来源于美国、丹麦等养猪强国。
引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国外种业公司卖给我们的都是二流种猪,每代种猪经历了一定繁育过程之后,都会退化,这也无形中增加了成本。
养殖模式上,我国正朝着规模化发展,2021年我国养猪业规模化率为60%左右,而现阶段丹麦、荷兰、美国规模化养殖比例超90%。规模化养殖虽然前期投入较大,但饲料利用率、人工成本、生产效能等方面能有较大的提升,属于大投入长期回报的过程。
虽说国内外养猪成本差距较大,但差距也有缩小的一天。
目前,在饲料成本的优化上,国内正扩大大豆生产,并推进豆粕减量替代技术。国内多家养殖企业也都有其自身的亮点配方,在今年9月农业农村部发布的《关于公布饲料中豆粕减量替代典型案例的通知》中显示,牧原有低蛋白日粮配方,温氏利用仿生技术开展了饲料精准配方应用,新希望应用猪禽多元化日粮配方,海大则推动杂粮杂粕类原料高效利用。随着技术不断精进,未来养殖业豆粕用量将大幅减少,那成本也将更可控。
种业方面,官方正牵头推动种业振兴。今年8月,农业农村部印发了《关于扶持国家种业阵型企业发展的通知》,要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研发能力、产业带动能力等的领军企业,大北农、新希望、温氏股份等25家生猪育种企业均被纳入补短板阵型。对于这些企业,官方将在资源、扶持等方面有所倾斜,着力发挥优势、补齐短板,推动种业振兴。
养殖模式上,我国养猪业早已脱离了传统的乱差局面,朝着标准化、规模化发展,行业生产效率也大大提高。据统计,2022年1-11月,国内上市猪企已累计出栏超1.1亿头生猪,按2021年出栏的7亿总量计算,规模猪企出栏几乎占了全国的15.7%,业内预计到2025年上市猪企出栏将占比30-40%。国内生猪养猪业的规模化率正逐年提高,这样带来的一个好处是,行业的智能化程度提高,生产效率自然也就上来了。国内大型互联网企业比如阿里、网易、京东等都涉足了智能养殖,日后的技术将更成熟。
有业内人士指出,国内平均养猪成本还有1.5-2元/斤的下降空间。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内生猪养殖规模化率逐渐提高,加上科技水平进步,未来我国养猪业发展将迈上新台阶。这也提醒了我们:在养猪拼效益、拼成本的时代,只有把饲料、种猪成本牢牢抓在自己手里,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大胆预测,不久的将来,10元/斤的“猪肉自由”或将稳定来临!对此您有何看法呢?欢迎留言讨论!
|声明: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或农兜会员发布,农兜只作为信息发布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任何图片、内容、观点等内容版权问题,如对内容有歧义,可第一时间联系本站管理员发送邮件service@ainongdou.com,经核实后我们会第一时间删除。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