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决定生死变革时代猪场管理之道
作者:李云楦
最近几年,集团企业依靠资金优势,迅速扩张,抢占市场份额。作为猪场老板应该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面对当前的行情走势,在生产布局上如何安排?
徐利:首先应该做好防疫工作,因为防疫是猪场的生命线。第二是降低成本,小型养猪场还是有成本优势的,因为船小好调头,可以根据市场的变化,适时减少或加大规模,从而更好得适应猪周期。
张茂:现在行业中都在提倡降本增效,有的叫做“增效降本”。四位嘉宾如何看待降本和增效的关系的?猪场生产中哪些环节可以降本?哪些环节应该增效?
徐利:增效是一个永久的话题,不管市场好坏,都要注意降低成本、增加效益。降低成本包括降低饲料成本、兽药成本、人工成本、管理成本等一系列可变的成本;增效,是增加劳动效率,增加母猪的生产性能,提高配种产仔率、减少死亡,降本增效是相辅相成的,不管市场好坏都应该关注。
张茂:降本增效是并列统一的,提高母猪生产性能,实现多产少死快长。降本时要考虑性价比,不能因为降成本而影响生产性能。其实,很多成本下降的空间并不大,因此我们要把管理的重点放在增效上,减少浪费,减少不必要的用药。
张渊魁:要提高养猪效益,就要最大限度地提高猪的经济价值,既要考虑个体的经济价值,还要考虑群体的经济价值。降本增效一定是在提高猪群经济价值的前提下,让母猪的价值最大化,商品猪的价值最大化,以更低的成本来实现最大的效益。猪群经济价值的影响因素比较多,有品种、营养、管理,还有疫病防控,我们不能一味追求防疫费用最低,也不是贵的就好的,需要平衡它带来的价值。
当前母猪批次化生产已经在业内推广开来,那是不是所有猪场都适合开展批次化生产?从母猪效益最大化角度来说,猪场应该如何选择母猪生产模式?
韩玉帅:批次化生产任何猪场都可以做,采用批次生产后,可以减少出猪出售次数,减少物资进场次数,减少人员流动频率,有利于提升猪场的生物安全体系与猪群健康水平。大型养猪集团可以选择单周批,中小型猪场可以采用多周批。
张茂:批次化管理是一个很成熟的技术,但重要的是理念的改变。要改变过去的养猪流程,改变习惯,很困难,但我们要看年轻人最喜欢什么,喜欢干完工作后可以安排休假,从这个角度来说,批次化有利于员工管理,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
非瘟发生后,猪场生物安全措施加码,甚至出现了员工进场要消毒液泡澡的情况,给猪场员工造成了巨大压力。那么猪场应该如何正确认识生物安全?在生物安全流程制定与执行中应该考虑哪些关键点?
张茂:非洲猪瘟疫情,确实加强了行业的生物安全意识。生物安全不仅仅是消毒、免疫或加药,而是一套体系,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把病毒挡在猪场外,清除场内得病猪,从而把损失降到最低。生物安全很重要,但不能过度,要抓重点,抓难点,抓关键点,抓关键时机。
徐利:用消毒液洗澡、烘干房烘人,确实没有什么必要。消毒的目的是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动物,但消毒受很多因素的限制,如温度、湿度、消毒液浓度、操作的人、卫生状况。消毒也不能阻止非洲猪瘟的传入,还要靠物理阻断,因此员工的执行力很重要,才能保证整个环节的消毒有效。
近几年,蓝耳病的流行给猪场造成很大损失,行业中也有提倡净化蓝耳病的声音。是不是所有猪场都要净化蓝耳病?哪些猪场应该净化?针对蓝耳病净化的技术路线,有哪些建议?
徐利:蓝耳病确实困扰了养猪界很多年,蓝耳病净化是猪场必走的一条路,在净化前要评估猪场周围的环境条件、硬件软件,评估自己猪群的蓝耳病情况,是稳定还是不稳定,可以先采取什么措施,稳定后再来谈净化的问题。
张渊魁:对蓝耳病净化有几个认识,第一地理位置,有没有防疫屏障,净化后再感染的风险大不大;第二,从养猪经济效益来看,净化是有必要的,净化后猪群的生产性能会提高一大截;第三种猪场应尽量做到净化。蓝耳病的净化有两种方式,一是闭群净化,二是免疫净化。其实,很多疾病都是通过免疫净化来达到目的的,免疫净化操作比较简单,周期相对更短。闭群生产的蓝耳双阴猪有转阳的风险,免疫净化建立的双阴猪群,有免疫保护力,转阳的风险小,生产成绩会更好,所以投资回报也会高。用疫苗来做净化操作很简单,首先要停止使用活疫苗,第二全场统一免疫灭活苗,让整个猪场都处于同一个免疫力水平;第三加强生物安全措施。有两大评估标准,一是实验室检测病毒载量、中和抗体,二是还有没有临床症状,生产成绩是否有改善。
韩玉帅:蓝耳病病毒可以通过空气传播,必须考虑上空气过滤。如果硬件条件允许,净化后猪很好养,家庭农场做阳性稳定场就可以,净化难度太大。
近年来,智能化养猪引发了广泛讨论,按照理想的情况,智能养猪可以让猪场管理更规范,更高效。那是不是所有猪场都要跟进?哪些环节更应该考虑使用智能化设备?
徐利:张茂:智能化也是最近这两年兴起的,智能化的应用是养猪历史性的质的飞跃,它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有的智能化设备很成熟(如料线),省人工,减少浪费,但也有很多不成熟的设备,不要第一个吃螃蟹。还要核算投入产出比,不能为了智能化而智能化。
韩玉帅:智能化确实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希望高端智能化设备能更加完善。
最后,四嘉宾总结了自己对猪场管理的理解。
徐利:养猪是我们的事业,不管是市场好坏,不管有没有非洲猪瘟,我们一直在坚持,我们将继续努力,共同把养猪事业做好。
张茂:养猪管理看似容易,实际并不简单。
张渊魁:养猪要靠人,如果人心没放在猪身上,怎么也养不好,要让员工发自内心的想做好,所以要凝心聚力才能百战百胜。
韩玉帅:我一直认为人养设备、设备养猪,对于新的理念、新的事物我们要勇敢接受。
↓↓↓↓ 扫码下方二维码 查看直播回放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