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是居民从膳食中获取蛋白质的主要来源,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人体吸收率高达98%,营养佳,口感好,深受消费者喜爱。随着蛋鸡养殖业不断发展,鸡蛋产量激增,抗菌药在养殖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关注。
那么鸡蛋中的兽药残留到底是什么?它们为什么会残留在鸡蛋中?对人体又会造成哪些危害?
兽药残留是指用药后蓄积或存留于畜禽机体或产品(如鸡蛋、奶品、肉品等)中原型药物或其代谢产物,包括与兽药有关的杂质的残留。在动物源食品中较容易引起兽药残留量超标的兽药主要有抗生素类、磺胺类、呋喃类、抗寄生虫类和激素类药物。
鸡蛋中的兽药残留主要指合成抗菌药物、抗球虫药物以及农药等,若使用不当易造成兽药残留。近年来鸡蛋中被检测出的兽药残留包括氟苯尼考、恩诺沙星、磺胺类药物、喹诺酮类药物(氧氟沙星等)等。
在鸡群饲养过程中,鸡群相对密集,易疾病群发,为保证其正常生长发育和健康,养殖场会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一些抗菌药或抗寄生虫类的药物。导致鸡蛋药物残留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1、兽药本身存在质量问题,如含量超标、成分不符等;
3、用药不规范超剂量使用、长时间使用,不遵守休药期;改变给药途径、给药间隔和用药次数;
4、环境污染问题,如鸡食用了被污染的水源、饲料等,从而造成兽药在鸡体内蓄积。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兽药最大残留限量》和《发布在食品动物中停止使用洛美沙星、培氟沙星、氧氟沙星、诺氟沙星4种兽药的决定》等文件对鸡蛋中兽药残留的允许值都有相应的标准,且规定相关抗菌药物在家禽产蛋期内均禁用。
药使用不当不仅污染环境,影响养鸡行业的健康发展,还可能影响人们的健康。
动物体内残留的兽药伴随尿液、粪便等排泄物转移到水源和土壤等环境中,绝大多数药物进入环境后仍具有活性,特定条件下可抑制某些微生物的生长,影响生态可持续发展。
兽药残留对人的危害一般不表现为急性的毒性作用,主要表现为变态反应与过敏反应、细菌耐药性、“三致”作用和激素作用等多方面。
变态反应与过敏反应主要是部分抗生素在用作治疗药或饲料药物添加剂时所引起的;
细菌耐药性主要指动物反复接触某种抗生素后,体内敏感细菌受到了选择性抑制,反而使耐药菌株大量繁殖,再由动物性食品传播给人,使人在感染这类疾病后治疗无效或效果不佳;
“三致”作用指兽药残留可以造成致畸形胎儿、致基因突变和致癌症等。
1、积极关注食品安全抽检信息。消费者可关注全国食品安全抽检信息发布平台“食安查”,查询最新的食品安全抽检公开数据。同时,可关注当地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官方网站或微信公众号,定期查阅食品安全抽检信息。
2、勿盲目追求土鸡蛋,科学理性购买鸡蛋。“土鸡蛋”通常散户养殖,养殖设施、饲料、防疫等把控弱,且营养价值与普通鸡蛋并无显著区别,不必刻意追求。
3、选购有保障的高品质鸡蛋,生产高品质鸡蛋企业通常具有自动化、科技化的产业链,生产全程不使用抗生素,而使用植物提取物替代,且具备完善的检测体系。鸡蛋可全程追溯,能够保证鸡蛋安全,在鸡蛋品质安全和食品安全上给予消费者更好的保障。
|声明: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或农兜会员发布,农兜只作为信息发布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任何图片、内容、观点等内容版权问题,如对内容有歧义,可第一时间联系本站管理员发送邮件service@ainongdou.com,经核实后我们会第一时间删除。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