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普通矮缩病及水稻锯齿叶矮缩病的发生与防治

    我县今年水稻普通矮缩病和水稻锯齿叶矮缩病在各乡镇普遍混合发生,各品种之间发病程度差异较大,大部分田块零星发生,而有的田块发病严重,可能造成绝收。因此各乡镇农技站要做好宣传指导和防治工作。
水稻普通矮缩病发病症状:病株矮缩,大多增加分蘖,叶片变短、硬、僵直,浓绿色,新叶叶片及叶鞘上呈现与叶脉平行的虚线状白色条点。苗期至分蘖期前感染的植株移栽后多枯死,未死病株通常不能抽穗,迟发病的虽能抽穗,但往往呈包颈穗或半包颈穗,结实率下降,且穗小空壳多。孕穗后染病的仅在剑叶或其叶鞘上出现黄白色条点。
    水稻锯齿叶矮缩病发病症状:田间病株矮化,叶尖旋转,叶缘有锯齿状缺刻。苗期染病,心叶的叶尖常旋转10多圈,心叶下叶缘破裂成缺口状,多为锯齿状。分蘖期染病,植株矮化,株高仅为健株的1/2,叶片皱缩扭曲,边缘锯齿状,缺刻深0.1-0.5厘米,一般不超过中脉,一片叶上常出现3-5个缺刻,有时多达13个。有些水稻品种于拔节至孕穗期发病,在高节位上产生一至数个分枝,称“节枝现象”。分枝上抽出小穗,多不结实。有时叶鞘叶脉肿大,病株开花延迟,剑叶缩短,穗小不实。
    以下几种类型的田块最易发病,程度也相对较重:一是秧田期管理粗放,杂草丛生,黑尾叶蝉发现较早,而虫口密度相对较大的田块;二是移栽后受洪水淹没过的田块;三是移栽过晚的田块;四是偏施重施氮肥的田块。     
    水稻普通矮缩病仅通过昆虫传播,昆虫媒介以黑尾叶蝉为主,电光叶蝉和大斑 黑尾蝉也有较弱的传播能力。黑尾叶蝉在病稻上吸食一定时间后带毒,其群体中只有部分有利于病原在虫体内增殖的个体可以传病,并可经卵将病毒传递给下一代。水稻感病后经过一段时间潜伏,便会显出病症。黑尾叶蝉若虫越冬后,翌春羽化为成虫,带毒成虫迁入早稻秧田和本田,病害也随之传入早稻。7月中旬至8月上旬黑尾叶蝉迁入双晚秧田和本田,为全年虫量最高峰期,也是全年主要迁飞传病期。水稻矮缩病发病率的高低与迁入秧田及本田初期田间带毒黑尾叶蝉量呈显著正相关;冬春温暖、伏秋干旱,有利发病;稻苗嫩绿,靠近虫源田发病重;不同品种抗性有差异,同一品种以秧田和本田初期最易感染。
    水稻锯齿叶矮缩病主要由褐飞虱传播。水稻感染病毒后经13~15d潜育期才显症状,潜育期长短与气温相关。病害发生主要取决于当年田间带毒褐飞虱的种群数量及其与感病的水稻品种及感病生育期(苗期至分蘖期)的吻合程度。
    水稻普通矮缩病及水稻锯齿叶矮缩病的防治
    防治策略:采取“切断毒源,治虫控病”的防治策略,控制水稻矮缩病的危害,同时兼治大螟、二化螟,为夺取水稻丰收打基础。
    1.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同一区域的田块尽量做到品种统一,生育期一致,防止水稻生育期参差不齐而延长黑尾叶蝉的危害期,减少带毒虫源的传毒时间,这是防治水稻矮缩病最经济有效措施。
    合理布局,及早拔出病株:压缩单、双混栽面积,将熟期相同的水稻品种连片种植,避免生育期不一致品种混栽,连晚秧田连片集中育苗,预防黑尾叶蝉在不同熟期水稻品种上辗转迁移传毒,便于提高治虫防病效果。在秧田及水稻插后20d内进行田间排查,发现病株立刻拔除深埋,减少发病几率。
    加强栽培管理:实行宽行窄株栽插,适时适量施肥,浅水灌溉,适时晒田,防止过早封行与贪青,施足基肥,早施追肥,多施有机肥,氮、磷、钾合理配施,培育壮秧,促进稻苗早生快发,增强植株抗病能力。在早期发现病情后及时治虫,并加强肥水管理,促进健苗早发,减少病害。在发病田增施磷钾肥,也可促使病株恢复生机,减轻为害。收割早稻时,要有计划地分片集中收割,并从四周向中央收割,使黑尾叶蝉被驱赶集中在中央小面积稻区内,然后进行药杀。
    发病田块合理使用农药
    农药的合理使用仍然是目前控制矮缩病的主要途径。针对黑尾叶蝉迁飞早,宜把病毒消灭在传毒之前。要特别注意做好黑尾叶蝉集中取食而水稻又处于易感期的早、晚稻秧田和返青分蘖期的防治。此外,治虫应以秧田为主,本田为辅,秧苗期和本田分蘖期根据病情虫情及时下药防治,秧苗寄栽后,应在分蘖期(2~3蘖)和移栽大田前5~7d各施药1次,秧苗移栽到大田后,要求在分蘖期至拔节期施药防治1~2次,秧苗1~3叶期和移栽后7~10d为防治适期。在防治过程中,同类农药的不同品种要交替使用。 防治药剂可选用叶蝉散、扑虱灵、敌敌畏、蚜虱净等高效低毒农药,把发病率、损失率降低到最低限度。可以因地制宜选择如下农药喷施:
    ①每亩用25%吡异60克+30%噻唑灵60毫升+2%氨基寡糖素30ml或50%氯溴异氰尿酸60克兑水20—30公斤均匀喷雾;
    ②每亩用45%稻·毒100毫升+2%氨基寡糖素30ml或50%氯溴异氰尿酸60克兑水20—30公斤均匀喷雾;
    ③每亩用25%吡蚜酮15克+30%噻唑灵60毫升+2%氨基寡糖素30ml或50%氯溴异氰尿酸60克兑水20—30公斤均匀喷雾。
    用药时间:移(机)栽后3—5天用药;直播稻随现青随用药,隔5—7天用第二次药。
    注意事项
    1、为提高防治效果,可加高科氟硅唑咪鲜胺20毫升,并注意速效性与持效性药剂相结合,不同药剂交替使用;
    2、要统一时间全面用药防治,并对路、渠、沟边杂草同时用药,确保防效;
    3、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
    4、先溶解氯溴异氰尿酸于水中,再加入其它杀菌农药。

|声明: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或农兜会员发布,农兜只作为信息发布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任何图片、内容、观点等内容版权问题,如对内容有歧义,可第一时间联系本站管理员发送邮件service@ainongdou.com,经核实后我们会第一时间删除。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