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春季节猪传染性胃肠炎防控措施要点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猪的高度接触性肠道病毒性疾病,其病原属于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不同年龄和品种的猪均易感,但以10日龄内的仔猪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可达100%,35日龄以上的仔猪发病率和发病死亡率明显下降。其临床主要特征:水样腹泻、极度脱水和剧烈呕吐。近几年来,在我县呈流行性发生,给我县养猪业的健康发展造成严重危害。现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供养猪朋友参考。
   一、预防
由于气温骤然变化和带毒猪是诱发本病的主要原因,因此,平时预防与发病时所采取的处理措施的侧重点也不同。
  1.加强饲养管理,确保产房和仔猪保温箱的保温:产房20—22℃;仔猪保温箱,仔猪出生后1—7日龄,35—32℃,8—14日龄32—30℃,15—30日龄,30—28℃。
  2.免疫接种是最好的预防措施。猪传染性胃肠炎与猪流行性腹泻二联灭活疫苗经后海穴位(肛门与尾根之间的凹陷部位)注射,妊娠母猪于产前20—30天接种,接种后14天产生免疫力,仔猪被动免疫的免疫期可维持到35日龄左右。
  3.搞好环境卫生,保持圈舍干燥,坚持每周两次全舍带猪消毒,把病原浓度降到最低。
  二、治疗
  由于脱水和电解质的丢失是导致病猪死亡的直接因素。发病后没有特效的药物冶疗,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应根据病猪情况采取对症治疗和防止继发感染。
  1.有脱水症状没有饮欲的猪用生理盐水150ml+5%葡萄糖100 ml+5%碳酸氢钠30 ml+阿莫西林钠(河北远征药业有限公司)0.5g,进行仔猪腹腔补液,每天一次,连用3天。腹腔注射的部位:乳猪、小猪于脐耻骨前缘连线的中部,离开腹中线2—5cm左(右)旁侧,针头与皮肤垂直刺入腹腔2—3cm,刺入针感有活动而无抵触,回抽活塞无气体和液体时即可缓慢注入药液,补液量视体重和病情而定。注意:药液温度需要接近体温。
  2.能自行饮水的病猪用口服补液盐(温水100 ml+葡萄糖20g+氢化钠3.5 g+碳酸氢钠2 g+氢化钾1.5 g),每次每头10—30 ml,3—5次/天。
  3.腹泻严重呈喷射状病猪,采用穴位疗法:痢菌净2ml+1%硫酸阿托品(上海公谊兽药厂)0.5 ml后海穴注射连用2天。
  4.为防止继发感染采用注射治疗。①.5%痢菌净注射液0.1ml/kg肌肉注射;②.2.5%恩诺沙星注射液(广东海康兽药有限公司)0.1ml/kg肌肉注射;③.博落回注射液(长涉金方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0.15 ml/kg肌肉注射。

|声明: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或农兜会员发布,农兜只作为信息发布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任何图片、内容、观点等内容版权问题,如对内容有歧义,可第一时间联系本站管理员发送邮件service@ainongdou.com,经核实后我们会第一时间删除。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