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羊常见皮肤病的防治

  1.疥癣病。是由疥蟥引起的 接触性传染病。病羊患部出现秃块,灰白色、发痒,羊啃咬、擦痒,患部被毛脱落。此病往往先在头部发现,眼圈、颊及耳部是经常侵袭的部位,逐渐发展至躯干两侧等。皮肤碎屑镜检很容易找到疥蟥,特别是耳部刮皮中。

  防治:圈舍要保持干燥、卫生,让羊多晒太阳,防潮湿、拥挤,对新引入的羊要隔离检疫。对病羊要进行隔离治疗,用杀蟥肤200~300倍稀释涂擦患部,伊维菌素按0.2毫克/公斤皮下注射,疗效良好。每年春、秋两季对大群进行药浴,浴液可选用1%敌百虫溶液等。

  2.皮肤霉菌病。本病是由霉菌引起的一种皮肤传染病。山羊感染后,一种表现为单纯的圆形脱屑,只带少数几根断毛;另一种为:起初皮肤上好像撒了一层面粉,后来羊毛脱落,在鳞屑相互粘结之后,形成一厚层灰色干痂。患病时,羊只不表现瘙痒,有时蔓延至全身,但并不侵染足端,传染性并不大。

  防治:对圈舍和用具要定期消毒。患部先剪掉周围的被毛,用温肥皂水洗涤患部以软化皮肤,然后涂擦10%水杨酸酒精溶液,每天1次直至痊愈。

  3.溃疡性口炎。本病一般是由坏死梭状杆菌通过伤口感染引起。病羊主要表现为流涎、口臭、呼吸粗厉,口腔、舌面和喉发生溃疡。

  防治:注意环境卫生,特别是要经常保持饲喂和饮水器具的清洁。先用1%~2%硫酸铜液涂擦溃疡面,然后涂抹磺碘甘油。再肌注磺胺类药物可获良效。

  4.羊虱。羊虱主要寄生于角、耳根基部、颈部、腹下及四肢内侧。羊虱可引起皮肤瘙痒,羊只通过啃咬或摩擦而损伤皮肤。当大量羊虱聚集时,可使皮肤发生炎症,脱皮或脱毛。严重感染则造成羊只逐渐消瘦、贫血。

  防治:一旦发现,可用菜籽油、煤油混合涂在患处,每天3~5次,连续3~4天,也可取生猪油100克、生姜150克混合捣烂涂擦羊体患处,1~2次即可消除羊虱。

|声明: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或农兜会员发布,农兜只作为信息发布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任何图片、内容、观点等内容版权问题,如对内容有歧义,可第一时间联系本站管理员发送邮件service@ainongdou.com,经核实后我们会第一时间删除。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