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场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母猪批次化生产批次化生产有哪些优点
据农业农村部监测,2022年10月31日—11月6日,全国规模以上生猪定点屠宰企业生猪平均收购价格为27.19元/公斤,白条肉平均出厂价格为34.86元/公斤。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监测,11月7日—11日当周,36个大中城市精瘦肉零售价格周均价涨幅在30%—40%之间。
当前生猪价格仍处于较高水平,国家发展改革委建议养殖场(户)保持正常生产经营节奏,防范市场价格波动风险。
最近几年,国内猪肉市场就经历了好几轮暴涨暴跌,2018年到2020年那一轮大涨,让很多普通民众失去了猪肉自由,2021年的猪肉大跌,又让很多养殖户亏损累累。而到了今年,猪价再度起飞,从2月到10月,生猪价格从每公斤12元上涨近28元,涨幅超过一倍多。然而养殖户对于猪肉价格变动是缺乏前瞻性的,所以为了提高养殖效益,提高养殖技术、管理水平才是王道。
在非洲猪瘟常态化的背景下,许多猪场已经意识到构建高级别生物安全体系和增强猪群的免疫力对防控非洲猪瘟的重要性。因为非洲猪瘟是一种高接触性的传染病,可以通过减少猪群接触的次数来降低病毒传播的概率,所以猪场做好批次化生产尤为重要。
母猪批次化生产是将经产母猪根据批次间隔进行分群,同时按计划补充后备母猪,并利用生物技术,实现同批后备母猪和经产母猪的同期配种和同期分娩,是一种使仔猪生产高效可控的管理体系。其核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同步发情、同步配种及同步分娩。批次化生产的实施可以真正将生猪养殖升级到工业化模式,其优点如下:
1提高生物安全级别。
批次化生产的猪场与外界接触的活动更为集中,可以减少由外部传入非洲猪瘟的可能性。
2提高猪群健康水平。
批次生产的猪生产日龄更为集中,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猪群免疫的整齐度,实现更加严格的全进全出管理。
3提高劳动效率。
批次生产最显著的特点是把原先分散的工作集中起来,从而减少人员或者部门之间的协调,使员工的工作内容能够更清晰和聚焦。
4提高饲养管理效率。
批次化生产更利于把控环境和母猪营养,同时便于监控猪群饮水、采食量等的变化,进而预警疾病,还可以提高出栏猪的整齐度,此外对于猪舍硬件的维修、保养、清洗等提供了足够的时间空间。
5提高成本核算精确度。
批次化生产有利于问题分析、成本控制、绩效管理,如用料、用药、用水、用电等各类消耗,能够精确计算批次料重比、日增重、成活率等各项指标,及时发现问题,不断提高生产效率。
批次化生产的管理方式利于非洲猪瘟疫情的防控,学习猪场批次化生产方式,走向养猪工业化转型升级之路。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