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产房仔猪要做三针保健呢本文告诉你

仔猪用长效抗生素做保健已成为猪场普遍做法,但大家是否清楚为什么给仔猪保健呢?其实这主要基于仔猪在产房阶段的生理特点和必须面临的四道关卡决定的。

 

仔猪

 

仔猪生理特点

 

仔猪的生理特点决定了仔猪的健康,掌握仔猪的生理特点制定合理的饲养管理方法是提升仔猪健康的前提。

 

1、消化系统不完善

 

仔猪在出生时消化器官发育不完全,其胃肠道的重量和容积相对较小,且消化酶分泌不足,消化吸收的功能不完善,如出生仔猪的胃蛋白酶呈酶原状态存在,不能消化蛋白质,尤其是对植物性蛋白质消化更差。

 

另外,出生仔猪的消化系统十分脆弱,易被外界病原微生物感染而出现消化不良,甚至是下痢的情况。出生1d的仔猪,胃重仅4~8g,只能容纳乳汁40mL左右,随后在在整个哺乳期胃肠道会迅速增长,在仔猪35~40日龄时胃蛋白酶才有消化能力,消化机能逐渐完善。

 

2、抗寒能力差

 

新生仔猪的大脑皮层和体温调节中枢均尚未发育完全,皮下脂肪少,被毛稀少,并且提供热能的体脂和糖原储备不足,因此极度不耐低温。低温会产生哺乳期生长速度缓慢等不良影响,严重时会发生低血糖,甚至引起死亡。

 

新生小猪在产后6h内最适宜温度为35℃左右,2日龄内为32~34℃,7日龄至21日龄可从30℃逐渐降至24℃,断奶后三周24~26℃。

 

3、生长发育速度快

 

仔猪出生时体重较小,通常为1~2kg,不到成年猪体重的1%,但出生后其生长发育非常快,利用养分能力非常强,10日龄时可达到初生体重的2倍,30日龄时达到5~7倍,60日龄时体重可达15~20 kg,增加10~15倍以上。因此,需提供充足营养满足生长需求,尤其是有必要给予弱小仔猪更加全面的护理。

 

4、免疫系统发育不全

 

由于新生仔猪不能通过脐带从母猪体内获得大分子免疫球蛋白且自身免疫力低下,导致出生后容易受到外界细菌、病毒的侵袭而得病。新生仔猪的小肠壁的通透性较大,免疫球蛋白可以被完整吸收,且不经过转化吸收到血液中去,直接发挥作用。此外初乳中的母源抗体在最初的6h内是含量最高的,然后24h急剧下降。因此,给出生后的仔猪吃到足够初乳,尤其是出生后6h内,可以有效的降低仔猪的发病率,减少死亡。

 

图片

仔猪面临四道关卡

 

产房仔猪会经历多个关键阶段以及期间将面临多种潜在威胁,仔猪必须顺利度过这些关键阶段,才能保证其下一阶段的生长状况及健康状态。

 

1、出生关

 

仔猪出生后面临三大转变:气体交换(胎盘呼吸转变为自主肺部呼吸)、营养摄取(胎盘供给营养转变为自主摄食、消化、排泄)、环境变化(子宫恒温内环境转变为外界低温环境),加上仔猪免疫系统不健全,极易出现大肠杆菌性和病毒性腹泻、剪牙断尾感染风险压力大,导致1~3日龄仔猪死亡率高。

 

2、补料教槽关

 

通常在7~10日龄时对仔猪进行补料教槽,目的是让仔猪学会吃料,减少断奶应激,平稳度过断奶期,如教槽不成功,断奶将面临巨大的换料应激。此期间通常会对公猪进行阉割,增加了感染风险,而仔猪受母猪抗体水平保护力(3-10d内处于较高水平)在逐渐减弱。

 

3、断奶关

 

由于从液体母乳到固体饲料的转变、从母乳水分到自然水分的转变、陌生的环境变化以及离开母体的心理变化、发育不全的消化系统、不完善的免疫机制,此阶段对猪群造成的应激往往最大,后期出现的问题往往最多。

 

4、转群关

 

仔猪由产房出生地转移到陌生保育舍引起的环境应激,免疫抑制性的病毒性疾病(圆环病毒、蓝耳病)呈高发态势,因而继发副猪嗜血杆菌、链球菌等细菌感染的风险性也较大。转群后调栏合群出现的打架咬伤也增加了感染的风险。

 

小结 

 

由于仔猪四大生理特点和面临的四大关卡,仔猪极易出现细菌感染,导致疾病高发和死亡增多,通过长效抗生素的保健能有效减少仔猪感染,提高仔猪成活率,因此仔猪保健成为猪场的普遍共识。

|声明: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或农兜会员发布,农兜只作为信息发布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任何图片、内容、观点等内容版权问题,如对内容有歧义,可第一时间联系本站管理员发送邮件service@ainongdou.com,经核实后我们会第一时间删除。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