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价连跌3周回落至二级预警区间但接下来2个压力也来了
原创出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违者必究。
10月的猪价走出了“过山车”的模式,月初开始一路大涨,最高一度涨至接近29元/公斤的高点,但到月底便开始回落,进入11月以后更是持续下跌,当前猪价已回落至24元/公斤区间。
根据监测,当前猪粮比价已回落至8.66:1的绿色区域,而且11月7日至11日,36个大中城市精瘦肉零售价格周均价同比涨幅由超过40%收窄至30%-40%之间,这意味着当前猪市已结束了长达一个月之久的过度上涨一级预警区间,回落至二级预警区间。
退出一级预警区间,对猪市来说意味着什么呢?
首先意味着猪市终于解除了高压状态。
在猪价处于过度上涨一级预警区间时,养殖端的压力也陡然上升。猪价处于过度上涨一级预警区间,意味着猪价已处于阶段性的高点,这对于养殖户来说虽然看似利润增加,但也意味着接下来回落的风险也不断加大。
另一方面,当猪价处于过度上涨一级预警时,调控也不断加码,这也使得猪市不断承压。
然而随着猪价回落,退出一级预警后,情势也有所缓和。
首先是调控压力相对减弱。例如,近日官方再次表态,将密切关注生猪市场动态,继续择机投放中央猪肉储备,必要时还会进一步加大投放力度,并指导各地同步投放地方储备。
“择机”二字包含有两层含义,一方面是指接下来,将根据后续猪价走势情况来选择是否抛储,这也意味着连续抛储或将暂时告以段落;另一方面指猪价回落后,再进一步大力调控的几率降低。我们之前分析过,调控的目前是稳定猪价及肉价,而猪价回落与市场肉价并不同步,有一定迟滞,因此一味打压猪价并不是抛储的目的。
但是随着猪价回落,退出一级预警区间进入二级预警区间后,两大压力也随之来袭:
一是后续走势扑朔迷离,养殖户压力上升。
随着猪价回落后,猪市看涨情绪也出现回落,甚至有些“大势已去”的势头。一方面是调控箭在弦上,随时待发,另一方面消费迟迟难振,使得养殖户对于后续猪价走势生疑,于是在出栏与压栏之间徘徊。
二是饲料价格高位,养殖利润缩水。
猪价虽然持续下跌,但是饲料价格却持续上涨,这无形中也压缩了养殖利润,很多养殖户也开始担忧,后续利润反不如前。
那么,后续猪价还能不能涨呢?
新农观认为,虽然调控随时触发,供给压力也不断增大,但是猪价波动的关键取决于消费。
根据第三方调研机构统计,二次育肥的占比低于市场预期,也就是说虽然后续有二次育肥的增量,但是预计很难产生明显冲击。
而当前猪价持续震荡,短暂反弹后又重新下跌,主要还是养殖户与屠企博弈增加。后续来看,在腌腊、灌肠等消费高峰未到来之前,猪价大概率仍会在当前价格区间波动。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