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大省亮家底河南这组数据让国人有底气争先出彩看河南
行雁书
·
2022-08-28 22:02:22
【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 段伟朵)8月28日,中共河南省委召开“中国这十年·河南”主题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公布了一组亮眼的数字:河南生产了全国1/2的火腿肠、1/3的方便面、1/4的馒头、3/5的汤圆、7/10的水饺。“投喂”国人的底气,来自粮食大省河南卓越的育种及生产能力——粮食产量连续5年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粮食产量占全国1/10,小麦产量占全国1/4;河南农作物供种能力约占全国1/10,全国小麦推广面积前10位品种中河南占了4个。“河南省是我国农业生物育种的重要研发基地,总体水平居国内领先地位。”中国工程院院士、河南省农科院院长、神农种业实验室主任张新友介绍,在小麦、玉米、花生、棉花、芝麻、大豆等农作物生物育种方面,河南在全国具有明显优势,形成了郑麦、周麦、百农等系列小麦品种,郑单、浚单等系列玉米品种,豫花、远杂等系列花生品种,豫杂、中棉等系列棉花品种,郑豆、周豆等系列大豆品种,郑芝等系列芝麻品种,已成为在全国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农作物品种品牌。近年来,河南省在生物科技创新方面也引进培养了一批国内外知名的杰出创新人才和团队,可为河南省种业振兴和粮食安全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记者查询了解到,近年来,河南选育出了一大批代表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水平和现代农业发展的突破性农作物品种,豫麦13、郑麦9023、郑单958、浚单20、矮抗58、中棉所16、中棉所19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中棉所12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其中,豫麦13于1995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实现了河南在科技创新领域国家大奖的“零的突破”;郑麦9023解决了优质强筋小麦品种广泛适应性问题,荣获了2004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矮抗58荣获201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截止到2021年,该品种累计种植面积3亿多亩。“据农业农村部2020年统计,全国小麦推广面积前10位品种河南占4个。”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副院长、河南农业大学种业技术创新中心主任殷贵鸿此前介绍,“十三五”以来,截至去年年底,河南省审定主要农作物品种721个,其中小麦品种324个;国家审定品种中河南选育单位选育品种共580个,其中小麦品种152个。种业是农业的“芯片”,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河南优异的育种“成绩”背后,是孜孜不倦的创新和研究。据介绍,河南省拥有一批国家级生物创新平台,包括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棉花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小麦国家工程实验室、花生遗传改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国家河南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小麦、玉米、大豆、油料、棉花等国家农作物改良中心或分中心,小麦生物学、油料作物、棉花生物学等一批农业部重点实验室等。神农种业实验室、龙湖现代免疫实验室两家省实验室,正在助力创新河南迈上新台阶。同时,河南也是全国生物科技资源的重要集聚地,河南省农业科学院、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科技学院生物领域相关研究基础雄厚,同时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等国内优势生物研究机构均在河南设置了分支机构或现代化的试验基地。今年4月份,总规划面积为1476平方千米的“中原农谷”的建设方案正式印发。方案明确,到2035年,我省将打造千亿级种业和粮食产业集群。责编:史健 | 审核:李震 | 总监:万军伟
|声明: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或农兜会员发布,农兜只作为信息发布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任何图片、内容、观点等内容版权问题,如对内容有歧义,可第一时间联系本站管理员发送邮件service@ainongdou.com,经核实后我们会第一时间删除。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