阉猪时猪叫声震天响,为何骟羊时羊很少惨叫?羊的忍痛能力很强?
相信有很多人都听过“猪草包,羊好汉”这句话,意思是说猪被捆绑宰杀或者阉割的时候,会剧烈挣扎,但是羊被宰杀或者阉割时却异常的淡定,仿佛刀根本没有割在它身上。
所以,很多人认为羊是没有痛感或者对疼痛忍耐度很高的生物。那么,为什么要阉割猪羊呢?羊被阉割时又为什么很少惨叫挣扎呢?
人们阉割猪羊,主要是为了让它们更好地完成自己的职责。因为,人们饲养家禽和家畜时,主要有四个目的,一是产肉、二是产蛋、三是干活,四是繁殖。而猪和羊的作用,自然是产肉和繁殖了。除了少部分被用来进行繁殖的猪羊外,它们大部分的职责是产肉。
因为并不是所有的家养动物,都有资格进行配种的。通常情况下,不论是猪还是牛羊,人们都会挑选出品种优良、血统纯正、体格健壮的雄性进行交配。那些不需要承担配种工作的雄性动物,就会在被阉割后主要用来产肉,这样既可以尽量避免有不健康的幼崽出生,又可以保证肉的质量。
就拿公羊来说,如果在其成年后没有被骟(也就是阉割),那么进入发情期后,这类公羊就会每天无所事事,不是在进行交配就是在寻找交配对象的路上。此外,为了获得母羊的青睐,公羊之间会争强好胜,不断地进行打架斗殴。这样一来,它们每天吃的草料数量就会下降,产肉的效率自然而然的也会直线下降。同时,肉质也会变得越来越差劲,吃的时候口感很差膻味也会非常重。
而且动物在成年以后,性格会变得逐渐暴躁,不如年轻的时候温顺好控制。所以,人们会趁年轻阉割掉用来产肉的雄性动物,以便于彻底改变它们的生活习惯和性情。简单来说,就是将交配的可能,扼杀在摇篮里,让它们把所有的精力都用来产肉。
但让人不解的是,虽然猪和羊都是经常被阉割的家畜。但是在阉割过程中,两者却会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态度。
阉猪的时候,需要好几个壮汉费九牛二虎之力,才能制服一头公猪。进行五花大绑后,就会有人拿出一把被烧红的锋利的小刀(有时候并不会烧红刀),手起刀落快速将公猪的生殖器官剥离,然后再根据公猪出血情况和伤口的大小,对伤口其进行合适的缝合。在这整个过程中,公猪会尽其所能的激烈反抗,同时大声嚎叫,声音甚至能传到几公里外的地方。因此,有些人为了减少麻烦,会在公猪刚出生没多久就对其进行阉割。毕竟小猪不懂事,好控制。
相比之下,骟羊的工作就显得轻松多了,通常情况下一两个人就可以完成。只要将公羊赶到一个角落里,然后控制住羊的行动,羊基本上就不会怎么反抗了。这时候既可以用烧红的锋利小刀直接骟羊,也可以用细线,让公羊的生殖器官在缺血坏死后自动脱落。整个过程结束后,基本不需要缝合伤口。
那么,到底为什么看起来柔弱不能自理的羊,却能够忍受被阉割的剧痛呢?这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就是羊的胆子很小。
从我国的养羊产业来看,目前畜牧民们养的都是适合规划化养殖的羊类品种。不论是重量可以达到三百公斤的小尾寒羊,还是重量只有七十公斤的南江黄羊,其品种都可以划分为比较温顺的绵羊或者山羊,它们最大的性格特点就是胆小。这种羊里,最著名的就是Fainting Goat,也就是美国的昏倒羊。
昏倒羊生长在美国的田纳西州,所以又被叫做田纳西羊。因为超级胆小,所以只要有一定风吹草动,比如说吼叫声、大力拍手的声音等等,都会把它们吓得四肢突然僵直。然后昏倒的羊就会假装昏倒四肢朝天,一动不动的,企图自救。
就算是那些生性凶猛的羊,经过人类的长期驯化,性情也变得温顺了起来。所以,遇到惊吓后,它们第一反应就是逃跑,如果跑不掉就会逆来顺受,乖乖地任人摆布。所以,在被骟时,就算是心里充满抵抗的情绪,但是因为先天的胆小性格,或后天被驯化的温顺性情,它们并不会做出什么实质性的反抗行为。
而且,羊比猪好控制多了,只要控制住后蹄再掐住羊的脖子,它就不会反抗了。
其实除了羊,牛也是一样的。虽然因为体型健壮,在阉割时的前期准备中,人们需要耗费很多的精力和体力。但是在进行阉割的过程中,牛并不会激烈的反抗。可是猪就不一样了,猪是非常不愿意被控制的,一旦感觉被束缚了就会条件反射般展开反击。
同时,羊和猪的生理构造也完全不同,羊的生殖器官更容易割掉,所以骟羊要比阉猪容易多了。
第二个原因就是,羊的声音很小。要知道羊能发出的声音,通常情况下不会超过五十分贝(相当于冰箱工作时微弱的嗡嗡声)。用这种声音嚎叫,很难引起别人的注意。被阉割的羊,一般也就才一两个月大,叫声就更加微弱了。
而且,羊本身也是很少发出叫声的动物,很多羊都是在离开羊群或者处于发情期时,才会频繁地吼叫。
羊的痛觉神经,和其它哺乳动物时候一样的。所以不存在羊感觉不到疼痛的说法。所以,在被阉割时,公羊可以感受到相当大的痛楚。也正是因为这种痛楚,减弱了羊的反抗能力,同时加上剧烈的疼痛后,羊基本就没有力气在大叫了。
所以,综合来看,骟羊之所以非常容易。并不是因为羊没有痛觉神经,或者忍痛的能力太强了,才会非常配合。而是因为,羊虽然非常想反抗,但是力不从心不敢反抗罢了。
作者:香菜不香 初审:许墨元 校稿编辑:小宛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