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热应激的预警、危害与综合防控(下篇)
热应激的综合防控措施
遵循“小猪怕冷,大猪怕热”原则,重点对公猪舍、产房、妊娠舍和肥猪舍实施降温,包括化学和物理手段:
化学防控:补充维生素、氨基酸、电解质等(如 VP3000)是夏季必备的抗应激方案。
物理防控:核心是“水”与“风”,辅以空调:空调适用于公猪舍(最适温18-24℃)。盛夏室外>37℃时,水帘降温效果(仅降4-6℃)有限,空调是规模化公猪站优选(图13)。
图13.公猪站的空调降温
1. 分娩舍:
矛盾:母猪需降温,仔猪需保温,且需防潮湿。
常用:水帘/冷风机。
有效补充(泰式经验): 背部滴水降温(图14)。要点: A. 分娩一周内慎用;B. 高温时段使用(如10:00-16:00);C. 见喘气母猪即可使用。
图14.母猪背部滴水降温
湿拌料:凉水拌料可降低母猪体温并刺激采食(图15)。
图15.湿拌料,诱导母猪采食
2. 妊娠舍:
保障饮水:料槽始终保持有水,饮水有助于降温(图16),尤其对怀孕后期的母猪。
图16.夏季料槽内始终保持有水
喷淋/喷雾结合通风:向母猪喷淋/喷雾,必须配合有效通风(图17-18)以带走体表热量。
图17.怀孕母猪喷洒降温
图18. 通风让母猪很舒服
3. 肥猪舍:
首选:水帘降温(密度大适用)。
开放/半开放舍补充:水池降温(图19)。猪天性喜水,可自由进入水池洗澡、采食、休息,形成良性循环。相比冲澡,一天一换的水池更节水(图20示排水设计)。
图19. 育肥舍内的水池
图20.肥猪舍水池的排水设计管
总结
热应激是贯穿猪场生产链的重大挑战,不仅造成直接损失(繁殖障碍、生长延迟、死亡),还易诱发疾病(如蓝耳病、MMA)。养猪人需熟练掌握热应激预警信号,做到早发现、早干预。综合防控中,“水”(滴水、喷淋、水池、湿拌料、充足饮水)与“风”(通风)是最广泛应用的基础工具。背部滴水降温是母猪有效散热的关键实践。同时,化学防控(如VP3000) 是应对热应激不可或缺的补充手段。唯有综合施策,方能最大限度减轻热应激危害,保障猪场生产效益。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