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是植物的生存之本,健康的土壤是作物高产高质的保障,无健康的土壤,农产品产量与质量自然无法保证。每个种植户都想利用有限的耕地,把农作物种好,把产量和质量提高,卖上好价钱,增加经济收入。但是土壤不行,再努力也没用!
据多年来中国科学院大学未来技术学院副院长何裕建教授团队进行的大田中试经验,特制定如下土壤修复改良-生物防治操作规程。通过前期专业的土壤分析,制定土壤专项系统修复改良方案。
随机取关注的田间地块土壤样品500克,送检,进行物理、化学和生物学各指标的分析。
根据分析结果,分别进行各指标的修复改良及生物防治处理。
近几十年来,连年的农药化肥除草剂的大量无序使用,破坏了土壤与环境的物理指标。此外,多年来土地很少被翻耕,板结严重,其物理指标(透气性、温度、湿度等)基本上不符合植物的正常生长需求。对于试验区果树,对土地要求进行至少一年一次的翻耕,保障土壤物理指标的正常。
1)有机质的提升:可通过追施有机肥的方式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在适当季节,特别是冬、春季,每亩施市场上合格有机肥 1-3 吨,翻耕均匀。
2)土壤pH值的调整:在适当季节,特别是冬、春季,每亩施加国科大自行研发的土壤 pH 调节剂,根据不同果蔬需求,进行微调,或弱酸性或弱碱性或中性。
3)土壤盐碱度的调节:目前耕地的大部份土壤盐度偏高,处理方法如下:① 优先采用低盐度水冲洗土壤;② 对于缺水田块,可对盐度高的果树根部土壤取出 1/3-1/2,替换加入国科大盐碱地改良剂。之后现场测定盐度,力争达到正常土壤盐度水平。
4)中微量元素的调整:目前耕地的土壤中的中微量元素不均衡。在适当季节,特别是冬、春季,每亩施加国科大自行研发的中微量元素土壤修复剂,或在每棵果树根部翻耕施入,拌匀。
5)农药殘留的去除:因多年来农药化肥特别是除草剂的滥用,目前耕地的土壤中农药特别是除草剂殘留比较高。在适当季节,特别是春季,每亩施加国科大自行研发的农殘微生物去除剂。
1)益生菌的调整:因多年来农药化肥除草剂的滥用,土壤中益生菌严重不平衡。在适当季节,特别是春季,每亩施加国科大自行研发的土壤修复剂1-6号。在每棵果树根部翻耕施入,拌匀,50-100 克/棵。
2)果蔬病害的防治:不同果蔬有不同的常见病害(如柑橘黄龙病、溃疡病、 炭疽病、干腐病、姜瘟病、根腐病等)。可经测序分析和生物拮抗试验,喷施国科大自行研发的1-6号微生物拮抗剂,进行田间生物防治,记录观测。
3)土壤中的病虫害处理:目前主要是如根结线虫的问题。采用化学防治与生物防治方法处理。在适当季节,特别是春季,每亩施加国科大自行研发的根结线虫防治剂。在每棵果树根部翻耕施入,拌匀,50-100克/棵。
不同果蔬有不同的常见病虫害(如红蜘蛛、蚜虫等)。为降低农药残留,国科大自行研发和试验成功了用中草药代替农药的技术配方和方法,效果良好。
|声明: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或农兜会员发布,农兜只作为信息发布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任何图片、内容、观点等内容版权问题,如对内容有歧义,可第一时间联系本站管理员发送邮件service@ainongdou.com,经核实后我们会第一时间删除。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