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快疫发病急早防早治是关键
“羊快疫”是由腐败梭菌经消化道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该病主要发生于绵羊,发病急,死亡率高。以6~18月龄、营养中等以上的多发。
其发病症状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食欲废绝,离群独处,卧地不起,不愿走动,强行行走表现虚弱和运动失调,常有不安、兴奋、突跃式运动或其他神经症状。有些羊表现腹胀,排黑色软粪或稀粪,混有血液和黏液。病羊最后衰弱、昏迷而死,死前四肢痉挛、腹部膨胀,结膜急剧充血。
常见的现象是羔羊头天表现还正常,第二天早晨即死亡。
病羊尸体迅速腐败,胸腔、腹腔和心包腔大量积液,暴露于空气中后易凝固,皱胃黏膜出血、坏死,肠道充血、出血,心内、外膜出血。
治疗方法
由于该病的病程持续时间短,病羊通常未及时进行治疗就死亡。
羊群中一旦出现发病情况,需立即将病羊隔离。病羊可使用青霉素或磺胺类药物来控制病情,同时可注射安钠咖强心利尿,或者给予病羊注射康复病羊的血清。同时给发病羊群全群灌服0.5%高锰酸钾溶液或1%硫酸铜溶液,并进行疫苗紧急接种。病死羊尸体、粪便和污染的泥土一起深埋,以断绝污染土壤和水源的机会。圈舍用3%火碱彻底消毒。
预防方法
首先要加强饲养管理,保持养殖环境卫生,防止羊群采食冰冻饲料,禁止给羊饮用劣质水源、饲喂霉变草料。同时羊圈保持干燥卫生,寒冷季节注意保暖、通风。
其次在本病常发地区,每年定期注射“羊快疫”、猝狙、肠毒血症三联苗或“羊快疫”、猝狙、肠毒血症、羔羊痢疾、黑疫五联菌苗。另外定期对“羊快疫”进行检疫,及时清除病原。一般来说,非疫区每年进行1次检疫即可,疫区每年进行两次检疫,对于阳性羊立即淘汰,同群阴性羊采取多次检疫,超过1年没有出现阳性羊即可确定羊群健康。对于引进的种羊必须进行产地检疫,当两次血清检测都呈阴性时才能够引进。(四川农业大学)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