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滨州放鱼养水共建黄河生态渔业发展提升滨州品质

通讯员阮琛琛记者赵旭见习记者王梦媛王奕雯

今年以来,滨州市海洋和渔业局投资1000余万元在滨州近海和城市水系放流半滑舌鳎、中国对虾、草鱼等苗种5亿尾,组织社会公众广泛参与,助力海洋和渔业生态文明建设。为2022年滨州“12197”民生实事生态环保惠民工程留下浓重的一笔。

生态水产养殖,打造渔业绿色发展新模式

近年来,滨州市、县海洋发展渔业部门深入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持续加强水域生态保护、推进渔业转型升级、提升绿色发展品质,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成效。2021年,全年实现水产品产量53万吨、渔业经济总产值20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7%和10%,生态渔业入选全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库。博兴县获评“中国白对虾生态养殖第一县”称号,创建了首批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打造了“黄河流域可推广、可复制的渔业绿色高效发展模式”;成功申报了中央财政补助乡村振兴重大专项资金项目,对2万亩池塘进行标准化改造和尾水治理;美高美20万吨海洋生物营养制剂、方圆水产品冷链物流产业园等重大项目加快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渔业样板”初步成型。




4月1日以来,全市渔政管理机构进一步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加密执法巡查频次,严防违规捕捞行为,切实保护了黄河流域渔业资源,大力营造“党建+业务融合发展、生态+产业共同促进、禁渔+放鱼双管齐下”的良好社会氛围。

推进增值放流监督,以实际行动护航海洋生态

开展增殖放流活动,对于修复渔业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促进渔民持续增收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也是践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行动。6月6日是“全国放鱼日”,滨州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举行2022年全国放鱼日活动,向近海投放半滑舌鳎苗种80万尾;同时,滨城区同步在蒲湖公园放流草鱼、鲢鳙鱼等淡水苗种40万尾,今年,滨州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将陆续在滨州近海和内陆水系放流各类水产苗种7.6亿单位以上。

滨州市2022年统筹安排渔业增殖放流资金1994.2万元,在渤海湾滨州海域和内陆城市水系投放各类水产苗种83753.94万单位,其中:中国对虾苗(≥25mm)49170.82万尾、中国对虾苗(≥10mm)5148.14万尾、半滑舌鳎苗(≥50mm)130.97万尾等,超出2022年省厅增殖放流指导性目标(76770万单位)6983.94万单位,圆满本年度任务目标。

为确保放流工作的公正、公平,市、县渔业主管部门组成增殖放流验收组,放流日组织多名专业技术人员和社会监督人员到场,严格按照《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技术规程》等文件要求,对放流苗种装苗、运输、抽样、计数、投放、验收等各个环节跟踪监督,严防弄虚作假,同时在线上线下对放流水产苗种种类、数量、放流区域以及监督举报电话同时公开公示,接受社会各界人士和群众的监督。放流过程规范、严谨,有力保障了本年度放流任务的顺利完成。同时,积极协调市县渔政执法人员及时清理增殖资源入海通道中网具等障碍物,确保放流苗种顺利入海;对放流海区加强执法巡航检查,保障放流效果。

|声明: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或农兜会员发布,农兜只作为信息发布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任何图片、内容、观点等内容版权问题,如对内容有歧义,可第一时间联系本站管理员发送邮件service@ainongdou.com,经核实后我们会第一时间删除。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