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狮试点“胡萝卜—旱稻”轮作模式 首期旱稻长势喜人 工人田间施肥忙
今年4月份,石狮市首次试点开展“胡萝卜—旱稻”轮作模式,首期试点种植6亩的“旱优73”旱稻田。6月20日,记者再次前往旱稻田,微风夹杂着稻香扑面而来,一簇簇绿油油的秧苗茁壮成长。放眼望去,每蔸稻株修长挺拔,迎风摇曳,长势良好。
“稻株的平均‘身高’在90厘米,就目前来看,长势还是不错的。”石狮绿贝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相关负责人王胜云告诉记者,受近期接连降雨的影响,此轮旱稻的孕穗期有所推迟。趁着好天气,他立即聘请工人向旱稻田播撒复合肥,进一步提高水稻产量,改善水稻品质。“施肥过后,我们还要进一步加强排水、杂草清除等田间管理。”王胜云表示,待后期光照充足,孕穗期生长旺盛,光合作用强烈,便可迎来丰收。
据了解,“胡萝卜—旱稻”种植模式是石狮市落实粮食稳产保供政策探索开展的一种新型模式。该模式充分利用胡萝卜收获后的休耕地及喷灌设施,推动耕地每年至少种植一季粮食作物,提高耕地复种指数,增强粮食生产能力。(记者 林富榕 颜华杰)
来源:石狮日报
{{item.content}}